醉驾可以不定罪的情形—情节显著轻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定罪不处罚。什么是情节显著轻微、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审判人员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案例第896号吴某明危险驾驶案提出了认定醉驾情节显著轻微的三个条件: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的,除不低于免予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外,在量上应当更加严格把握,要求同时具备:没有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仅造成特别轻微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血液酒精含量在100毫克/100毫升以下醉驾的时间和距离极短,根据一般人的经验判断,几乎没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最典型的情形就是醉酒挪车。
陹1、犯罪情节较轻的界定
法律分析:犯罪情节轻微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恶意较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险性较轻微;使用的犯罪工具、犯罪时间、地点等不具有明显犯意;或者悔罪态度良好;具有退赃、自首、立功等情节的。应从以下方面综合认定:1、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犯罪情节存在的不同场合和时间,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是否轻微,应综合考虑行为人的罪前、罪中及罪后的各种情况进行认定。
我国的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中,包含有大量的从轻、减轻及免除处罚的条款,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含有相关法定从宽情节时,可以结合具体案情考虑对行为人是否作出相对不起诉。3、考虑处罚的必要性。在综合考虑行为人犯罪的各种情节基础上,还要从预防犯罪的目的上考虑作出相对不起诉是否能够对行为人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能够避免行为人不再进行类似犯罪。
2、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由谁决定
由危害大小来决定。一、《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不认为构成犯罪”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不是犯罪,但是之所以要说不认为,是因为从法理上来说,这个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构成的要件,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犯罪,但是因为各国的立法观念不同,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不做犯罪处理,这是个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各个国家采取的标准也不同,所以你提问有些不妥,最恰当的解释是,“不认为构成犯罪”,意思是指该行为在法学理论上已经是犯罪,但出于立法者的考虑,在立法阶段就将此种行为排出在了犯罪行为之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